游泳教練林惠宗專程從嘉義開車北上,到輔大醫學院看他結縭23載的太太徐玉娥女士。 有時候他只是看著太太,什麼也沒講。有時候他報告生活瑣事:「孩子們和我都還好,妳放心。」這樣的事一年之內他幾乎每個月都去做。直到這次,林惠宗再也壓抑不住,過去沒有把握機會或不懂得表達的,愧疚、遺憾、思念,都隨著決堤的淚水傾瀉而出。 因為,徐玉娥是具大體老師,下星期就要被送上解剖臺,這是林惠宗最後一次機會對著「完整的」老婆說話…… 這是一對平凡的臺灣夫妻~最不平凡的故事:先生忙於工作與社交,太太打理家務帶小孩,甚至太太死後,先生會去對遺體講很多話,但回到家裡,面對子女卻沒什麼交流。 女兒林映汝回憶媽媽走的那天,全家人都忙著處理事情、忙到忘記悲傷,直到把遺體送去輔大醫學院後,生活恢復平靜,家裡少了個人,突然覺得失魂落魄,才發現原來有好多話,沒來得及向媽媽說。她甚至有點怨懟父親,認為媽媽已經不在那具浸泡福馬林的遺體裡了,所以對父親的許多作法不是很領情。但隨著大體老師在解剖課的啟用,林映汝開始思考生命的「終點」到底在哪裡?「活著」又是什麼意思?母親的離開,竟成了修補父女關係的機會。 另一方面,醫學系學生上解剖課前的暑假,必須拜訪大體老師的家庭,瞭解死者從前生活。於是,教育的意義從知識上的追求,變成對生命的同理心,解剖刀下的老師不再只是冰冷的遺體,而是一位認識的朋友的親人,在在刺激學生對未來工作「醫病關係」的思考。 《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》不是一部宣傳捐贈大體的紀錄片,導演陳志漢帶領觀眾深入解剖課,凝視死亡,但還活著的人才是鏡頭關注的焦點,他們的感情、他們的領悟,告訴我們人生還是會繼續,謝謝大體老師,更感謝所有那些認真活著的生命。 【製作源起】 紀錄片《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》的片名,是導演陳志漢去輔仁大學醫學院田調的那個夏天,因為醫學系的解剖課在每週一下午,每次他經過醫學院前的中美堂,看見陽光大片灑落,整個校園籠罩在一種恬靜的氛圍中,就跟解剖課課堂氣氛一樣,當下他總是很有感覺,故取名為《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》。 很多人以為「大體老師」是教解剖課的老師,不知道其實是指躺在那邊用自己的身體給學生上課的遺體。在臺灣的醫療教學中,大體與學生比例嚴重不平衡,或許是受傳統觀念影響,社會上願意死後捐出身體作教學使用的人非常少。大體是對遺體的尊稱,捐贈遺體做為醫學生解剖課教材使用的亡者,在臺灣我們尊稱為「大體老師」。 「我一直很想探討生命要做什麼?很多年輕人不知道,很迷惘。」導演陳志漢曾經採訪某位婦產科名醫,他坦承門診時和每個病人講話最多不超過五分鐘,所以一個病人都不熟識。「我很驚訝,臺灣的醫病關係竟如此疏離,你如果不認識這個病人,你要如何好好去對待他呢?」 陳志漢進一步想:「人一般都是活著才能對世界有點貢獻,但大體老師死了才開始發揮影響力,這很奇妙。而這些醫學院學生本來不認識大體老師,但按照課程的設計,上解剖課前的暑假,學生必須去找大體老師的家屬,探訪生平,所以當大體老師變成你間接認識的朋友後,你會用什麼心態去面對他?這剛好符合我對醫病關係的思考。」 「生命要做什麼」與「醫病關係」這兩項思考,在「大體老師」這題材上形成匯流點,陳志漢覺得有深挖的潛力,因此產生拍攝動機,於是一家一家醫學院打電話問,最後透過輔大醫學院找到了紀錄片中的受訪主角。 拍這部片的過程中,陳志漢的外公腦中風,以前外公曾經說:「若發生什麼事,不要救我。」結果中風送醫時,陳志漢的媽媽在急診室看著父親,心裡很不捨,於是跟醫生說:「救!」於是陳志漢的外公就這樣在病榻上再躺兩年才走。「事後我媽很難過這個決定,她也告訴我:『相同的事,你一定不要救我。』我發現我也不行耶!這才瞭解到,人沒有真正面對死亡時,真的很難放下,所以我拍林惠宗先生時,很著墨在他和他的家人,是否真的放下了?」 【拍攝過程】 導演陳志漢跟攝影師兩人,從2013年12月開始採訪林惠宗一家人與輔大醫學院的師生,整個拍攝直到2015年5月結束。 選拍林惠宗先生是因為他最特別,當時徐玉娥女士的大體已經做防腐一年了,正好移出來再放兩年,這兩年家屬可以去探望。醫學院曾遇過家屬事後反悔的案例,通常是聽到大體要先泡福馬林一年,觀念上覺得無法「入土為安」,像是一件後事一直沒有完成。林惠宗先生不但不會這樣想,還常常去看老婆,而且一直對大體講話,一般人不會這樣。 影片裡林惠宗先生看起來很樂觀,「拍的時候我覺得他好像已經走出喪妻傷痛,拍到後來,甚至一度覺得沒有故事了,可以結束了。」導演回憶他決心跟下去的原因:「直到2014年8月,林惠宗先生去輔大見老婆最後一面那次,在外面他還跟我嘻嘻哈哈,沒想到一走進去存放室,他看著老婆,說著說著突然痛哭流涕,感覺他心中其實還有很多不捨。」這個點完全打中了導演:「那時候我才真正決定要繼續拍,所以我取決的點還是在於活著的人的感情。」陳志漢說。 根據導演觀察,林惠宗先生私下很重朋友,愛外出,喜歡有一大群人的感覺,但他做很多事都不在家,回到家裡就默默的做家事,存在感很低,兒子似乎都在打電動,女兒似乎最有主張,講話最大聲。有次導演想拍他們全家人一起吃飯,沒想到他們都回答:「沒有,我們家很少這樣,都各自在外面吃。」 所以,當觀眾看到林惠宗先生4次去對老婆大體說話,力量一次比一次更強。影片這時候交叉剪接林惠宗先生唱卡拉OK、開車、與朋友泡茶等社交生活,會拍到他眼神、嘴角很細微的情緒變化。導演說:「他永遠笑笑的,但有某種內在落寞沒表現出來,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才會表現一點點。」譬如追問他為何唱這首情歌?是不是歌詞代表了什麼?他會笑笑地回說:「沒啦,只是剛好會唱。」他不是愛講內心話的人。 這是為何林惠宗先生對亡妻的追念如此動人的原因,原來有這麼多的情感想對老婆的大體說出來,這些話肯定是以前沒有把握機會、或不懂得表達出來的,不管是愧疚或遺憾,看著眼前的大體,依然當她是老婆,「這就是林先生一直去找大體說話的原因吧,好像有某種情感找不到出口。」導演說:「本來我一直期待拍到什麼『經典畫面』,但拍著拍著,決定放棄這個念頭,我只要隨著林先生心情起伏,跟著角色走,跟著他和他的家人一起經歷這件事就好了。」 至於深入醫學院教室的解剖課,對拍攝人員來說是衝擊性極高的生命教育,導演發現解剖室的角落有個櫃子,裡頭放滿各種工具,有電鑽、鋸子、鐵鎚...等,「沒真的看到,你很難相信五、六個年輕人用盡力氣,才能鋸開一顆頭蓋骨,他們必須很很用力地去把身體切開,感覺學生們好像汽車修理工。」 拍的時候,導演和攝影師就站在解剖臺旁邊,一人拿一臺攝影機,最震撼的是看到一個死人,很脆弱地接受很多人的擺佈,導演陳志漢當下想:「原來,死也只是這樣,生命到最後也只能這樣,但這已經是這具遺體所能發揮的極限影響力。」拍完到現在,陳志漢的生命觀有很大的變化,「有時候覺得很重,有時候覺得很輕。」怎麼說呢?導演抓抓他的大光頭,想了一會兒,緩緩說:「譬如面對挫折的時候,我會想,生命再苦也不過如此,輕鬆的時刻則會想,生命如何才能過得更深刻?」 片中出現一個很震撼的鏡頭是徐玉娥女士遺容,問導演為什麼要用這顆鏡頭?他這麼回答:「你很難直視一個人這樣被肢解,我知道她最後連臉都會被解剖掉,所以我想留住她最後一次完整的樣子,因為我採訪她的家人好久了,聽說了好多她的故事,雖然沒跟她講過話,彷彿就當她是朋友。所以,我唯一能為她做的事,就是把她的容顏完整地儲存在影片中。」 詳全文
導演演員
相關